心靈小憩 > 【奇士勞斯基】 陌生人在生命中的交織——《雙面薇若妮卡》中的陌生人哲學
【奇士勞斯基】 陌生人在生命中的交織——《雙面薇若妮卡》中的陌生人哲學
作者:陳韻琳

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很強調人與人之間命運的交織。

電視劇「十誡」中,故事都是在同一棟大公寓中發生,他不時讓每個故事中的各個主角人物在其他故事中短暫現身,使處理現代倫理議題的「十誡」,各個故事聯繫成完整的大敘事,有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嚴謹度,更重要的意義是,奇士勞斯基刻意讓各主角人物們之間的生命史有意無意的交織,並彼此呼應。

譬如第八誡《心靈之罪》,當老教授告訴猶太人少婦伊麗莎白,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一定得相信正義、公理與愛這些倫理法則是存在的,否則勢必走向遺世獨立的徹底虛無,當她談論自此,恰好鄰居一位老先生走進來,我們會在最後一誡中看到他正是一個遺世獨立的人,他除了郵票,一無所愛,而他過世後,兩個孩子將會從郵票遺產的爭奪戰中,重新找回被父親放棄的愛。

這種人與人之間命運史交織的人生哲學,透過「十誡」中「陌生人」的無意間參與,表現的最是露骨。奇士勞斯基除了第七誡與第十誡顧及劇情的自然呈現,沒有安插陌生人,其他諸誡全都有一位陌生人參與進劇情,他並沒有推動劇情,他只是旁觀者,但他也因此參與了主角人生中的悲觀離合愛欲情恨。

奇士勞斯基在《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訪談錄中說:「一位三十歲的女演員告訴我,當她感到悲哀時,便會跑到街上去和人群在一起。一個悲哀的女孩到街上去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呢?有一次她崩潰了,跑出去,在街上碰到當時著名的法國默劇名丑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她經過他身邊之後,回頭看了他一眼,他也回頭,並且對她微笑,他微笑的站在那兒幾秒鐘,然後才轉頭走開。女演員說:『他拯救了我。』」

這件事讓奇士勞斯基想了很久,他想,或許馬歇‧馬叟過去的表演、在觀眾心中激起的所有情緒,都比不上這件事。奇士勞斯基問她:「他知道他對妳有多重要嗎?」女演員回答:「我再也沒有見過他。」

這正是奇士勞斯基很重要的人生哲學,也是他在「十誡」系列這現代倫理劇中不停植入陌生人的原因。一個陌生人的微笑可能救了你!生命之無上價值,正在愛的一切可能性上。

我們現在就從這個觀點,來看奇士勞斯基的《雙面薇若妮卡》(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這部片子。這部片子拍攝時間正在「十誡」與紅白藍「三色」之間。故事中命運史的交織,涉及死者與生者,也涉及兩個原本不認識的男女在心靈深處的相互交流與共鳴,最後是兩個生者的共鳴交流中,發現死者的存在。這是一部非常神秘主義的片子。

在波蘭的薇若妮卡愛藝術勝過愛情,在舞台上徹底耗盡她的生命,留下愛未 能圓滿的憾恨。波蘭的薇若妮卡死於舞台後,下葬時,奇士勞斯基用了由下而上仰視的鏡頭處理,彷彿是死者的靈魂之眼繼續看著人間世。而後巴黎的薇若妮卡開始轉變她的生命,她放棄藝術,很長一段時間失魂落魄,而後開始跟男主角心靈相遇,發展著言語難以明說、也沒有肉體關係的心靈互動。

波蘭的薇若妮卡和巴黎的薇若妮卡,曾有一次街上相遇,波蘭的薇若妮卡在街上看已上車的巴黎薇若妮卡,感覺天旋地轉,因為兩人長得完全一樣。

奇士勞斯基用很多事物來銜接兩個薇若妮卡之間的密切相關,諸如玻璃球、護唇膏、順便用來處理睫毛的戒指、共同喜歡一位音樂家、被單親父親帶大的成長背景;還有最神秘的鞋帶——波蘭薇若妮卡喜歡將鞋帶纏在手上,而後在巴黎的薇若妮卡生命中,鞋帶成為一個牽引,牽引男女主角的心靈交流,也牽引死與生的薇若妮卡的雙重生命。

死者與生者的生命牽引是神秘不可言傳的,巴黎的薇若妮卡僅只憑直覺,感受到死者的存在、感受到被牽引;但女主角與男主角之間的心靈交流,卻需要用心。

波蘭薇若妮卡將生命揮霍在心臟病體質不適宜發展的聲樂藝術上,忽略了一直深愛著她的男友,上舞台演出前,男友來看她,她發現男友一直全心愛著她,大受感動,承諾公演後會去見他,未料在舞台上她心臟病發作,承諾永無法實現。

巴黎薇若妮卡會注意到男主角,是因他演木偶戲時的沈醉進劇情陶陶然不能自已。

薇若妮卡也被男主角的木偶戲劇情感動,因為它表達出舞蹈者為藝術鞠躬盡瘁而死、羽化為蝶的故事。巴黎薇若妮卡還不知道波蘭薇若妮卡的存在,更不知道她是因藝術死於舞台,可是她內心深處出現了因神秘牽引而有的悸動,她決定花時間去瞭解男主角,然後她才知道男主角所有的木偶劇,全是自己的創作,而且有書出版,於是她讀了男主角所有的作品。

巴黎薇若妮卡用心體會了男主角,這就是為什麼男主角幾次跟薇若妮卡玩心靈相通的遊戲,她都能找到答案,甚至她還找到了已在火車站守候很久的男主角,也知道他早已愛上她。

而再度被神秘力量牽引的,男主角發現了巴黎薇若妮卡忽略掉的一卷底片,他發現了波蘭的薇若妮卡,她正失神恍惚的看著鏡頭,她在死前發現了巴黎薇若妮卡的存在,但巴黎薇若妮卡當時太快樂了,完全沒有知覺到她。

死者參與進生者的生命史,是奇士勞斯基「陌生人觀點」的最誇張極致的發揮,「陌生人觀點」到薇若妮卡的雙重生命這部片子,關於死與生的神秘交流,已是一種神秘主義了。

「十誡」中,陌生人是旁觀別人生命的路人丙,儘管無意而被動的,卻交織進別人的生命史了;而《雙面薇若妮卡》中,「陌生人」是死者,但她徹底影響了生者的生命抉擇,以及愛情的發生。對巴黎薇若妮卡而言,波蘭薇若妮卡是她根本不知曉其存在的陌生人,但她牽動巴黎薇若妮卡的生命,卻牽動的如此徹底,其牽動的方式,又完全是不可明言的神秘主義。

因此就「陌生人」會參與生命史的人生哲學來說,奇士勞斯基在這裡是推到最遠、也不可能更遠了。再走下去,勢必就成為神怪片了。

不過,《雙面薇若妮卡》這部片子中,另一個意味深長的關係,則是男女主角之間的互動。固然已死的波蘭薇若妮卡促成巴黎薇若妮卡放棄藝術、並開始關切出自心靈真正的愛情,但她和男主角之間真正要生發愛情,她還是得作些努力;她研究男主角的作品,瞭解了他,因此方可以對心靈感應的遊戲準確的回應。

這種心靈互動的方式,從我的角度來看,比兩個薇若妮卡的互動更加迷人。因為兩個人都活著、而且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他們的愛情生發於兩個心靈的知心交會,這種生者與生者的心靈交流,儘管比較不那麼神秘主義,卻仍舊是生命當中可遇不可求的際遇,多少人這一生苦苦尋找這種生命伴侶,卻是人海茫茫難以相遇。

這種心靈深處的知心交會,《雙面薇若妮卡》並未交代完畢,仍有可繼續探討下去的空間。

奇士勞斯基在《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訪談錄中說,他自己會認為女主角最後會離開男主角,因為男主角利用了薇若妮卡波蘭、巴黎神秘式的雙重生命,做出自己的創作,對她而言,這是不可原諒的,最讓人悸動之情感,是不該被利用的,尤其是死者的情感。

顯見奇士勞斯基對靈魂深處深淵與深淵的響應,有一種潔癖。這就是為什麼他繼續透過影像敘事,透過紅白藍三色,談自由、平等與博愛。

當然,「陌生人觀點」繼續交織在三色電影中。三部片子自成一個系列,也一樣的是三色主角命運交織,使故事儘管各自獨立、三色之間卻又有完整的敘事結構。三部片子都出現一位駝背的無助老婦,主角們各自採不同的回應方式,白色嘲諷、藍色冷漠,但在「紅色」片中,有溫馨之愛的女主角,終是主動出手相助。也是在「紅色」片的結尾,彷彿奇士勞斯基是在交代遺言似的,呈現出他對人間世的祈願祝禱:紅白藍三色所有的主角,都在船難中獲致拯救,以此暗喻在生命歷程中,所有珍惜自由、平等、博愛的愛義尋道者,至終都能得到救贖。

正因為紅色是三色中最晚的作品,滿載奇士勞斯基的祝福與祈禱,片中「陌生人觀點」也交織的最緊密。老法官年輕時為愛所傷、不再信任愛,苦苦追尋正義,最後卻疑惑沒有愛、正義焉能存在?范倫提娜適時因著一條狗介入老法官的生命,讓老法官在她身上找回對愛的信任與愛的能力。

與范倫提娜比鄰而居、正考上法官的年輕人,竟然重蹈老法官的生命史,也為愛所傷。

他是否也會像老法官一樣,這一生尋找無愛的正義,孤寂到晚年?

電影從首到尾,年輕法官和范倫提娜彼此都成為對方的陌生人,一直屢屢交錯擦肩而過,卻無緣認識,范倫提娜跟老法官成為忘年之交之際,也不知道她的鄰居、這位年輕法官,正重蹈老法官的路,直到最後,遭難郵輪上他倆一齊獲救,不再只是擦肩而過,而是並肩而立的落難人;老法官看著電視報導這一幕,激動的落下淚來....;這一幕,方才暗示出范倫提娜和老法官的心靈互動與影響力,會承繼到這位年輕的法官身上。

范倫提娜和年輕的法官不再只是素昧平生、也不再只是旁觀的陌生人,已變成落難倖存的生命共同體,這也意味著正義與愛的重逢。當然,電影結尾讓藍色、白色男女主角也在災難中獲救,很明確意指奇士勞斯基的對世界的祝禱——願真正的自由、平等與博愛,在歷經滄桑後,終能獲致拯救,也因而能拯救世界。「一個陌生人的微笑可能救了你!」的生命哲學,到此發揮到極致,劃上完滿的句點,彷彿是該說的話都說完了似的,奇士勞斯基拍完「紅色」,兩年後就因心臟病過世了。恰像波蘭薇若妮卡,在藝術舞台上燃盡自己的生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