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奇士勞斯基】 綜論:與法國革命精神的對話
【奇士勞斯基】 綜論:與法國革命精神的對話
作者:劉鎮歐

壹、緣起

法國革命:1789年7月14日,一群狂亂的革命份子攻擊巴黎中心的巴士底監獄;這場暴動掀起了一場血腥的革命,參與革命的人士要求「自由、平等、博愛」。巴黎市民聞訊後亦群起反抗法王的苛政;於是,革命之火迅速地由城市地區蔓延至廣大的鄉村地區,各地農民亦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二年之後,國民會議便創立一個以「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為法律基礎的新政府。因此,新的國家誕生了——人人都平等地共有權利與責任,可以自由地發言,並組成一個沒有階級組織的社群。

三色電影:「自由、平等、博愛」這三個名詞的現代功能是什麼?讓我們針對人性化、隱私和個人的層面,而非哲學、更非政治或社會的層面來討論。西方世界已將這三種觀念在政治和社會層面上付諸實行,但它們對個人層面來說,又是完全不同的論題;因此,我們想到拍這三部電影(註一)。

貳、精神內涵

法國革命——自由:不自由,毋寧死。

《藍色情挑》:它在講自由的缺陷,我們到底能有多少自由呢?片子一開始,茱莉變得完全的自由,因為她的丈夫和女兒都死了,她失去所有的家人,也卸下一切的義務。這時問題來了:在這種處境之下的人能夠真正的自由嗎?《藍色情挑》中的牢獄是由感情和記憶這兩件事造成的(註二)。

法國精神——平等:人人生而平等。

《白色情迷》:這是講平等的矛盾。我們了解「平等」的理念,每個人都響往平等的地位。但我認為這完全不是真的。我不認為有哪個人真的想平等,每個人都想「更平等」。波蘭有句俗話說:有些人是平等的,有些人更平等(註四)!

法國精神——博愛:我們都是一家人,彼此相愛;再沒有「布列頓人」(Bretons)、「安如省人」(Angevins)、「達腓納人」(Dauphinards)之分。

《紅色情深》:我有一個愈來愈強烈的感覺:我們每個都只關心自己,即使當我們注意到別人的時候,我們還是想到自己。女主角范倫媞娜願意替別人想,但是她總以自己的觀點為別人著想(註四)!

參、影響

法國革命:著名的思想家史壯柏格(RonaldN. Stromberg)曾評論道:不可否認地,法國大革命自一開始即發揮了世界性的影響力,而如果這是因為法國在全歐洲所具有的威望和影響力,這當然也是因為法國大革命所產生的「理念」乃是全部西方世界準備接受的。

但是,亦有特不同意見的思想家柏克(E dmund Burke)看到革命中的暴力、搶奪、以及不公而心生憂慮說道:由於法國革命所揭示簡純而抽象有關人的概念,以及對完美社會烏托邦式的追求,導致法國陷於災難之中(註五)!我想柏克的評論亦適用於人類歷史上各樣追求崇高理念的革命或是社會改革,因為都輕忽人的罪性所致。

三色電影:奇士勞斯基用現代的眼光與個人層面的角度詮釋法國大革命以降,人類追求自由、平等與博愛的努力,以及其中所遭受到的挫折與失落感。他對此問題並沒有提供一個標準的答案,只是深刻地刻劃生命中的困境供我們深思;因此,三部影片的結尾都是主角流淚黯自思索的臉部特寫。

但是,在「三色電影」中有一椿共同出現的小插曲,便是一位佝僂的老太太吃力地要把玻璃瓶放入垃圾桶內。《藍色情挑》的女主角茱莉沈浸在新生的自由裏,未曾意識到她的存在;《白色情迷》裏頓失一切的男主角卡洛,看著比自己更無助的老太太,嘴角漾開幸災樂禍的微笑;直到《紅色情深》的女主角范倫媞娜才伸出援手,幫助老太太將瓶子放入垃圾桶(註六)。

奇士勞斯基透過此一小插曲,道出了「三色電影」的主題與他的人生信念:孤獨的個體惟有靠著彼此的關愛和互助,才能重建心靈與自我救贖。然而,這樣的救贖僅止個人的責任和能力範圍之內;作為一個導演的他,也僅能救助他所創造的角色--《紅色情深》片尾海難倖存的人;所以,奇士勞斯基清楚地了解到人的理想與限制。

然而,在《藍色情挑》的結尾,茱莉所完成的「歐洲共同體會歌」,中間有一段「禱詞唱腔」,想必亦是奇士勞斯基突破心中藩籬的禱詞,其內容是新約聖經歌林多前書十三章的「神愛(Agape Love)」: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註釋:
1.Danusia Stok編,唐嘉慧譯,《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台北:遠流,1995,頁287。
2.資料來源同註1,頁287-289。
3.資料來源同註1,頁291-292。
4.資料來源同註1,頁292-293。
5.RonaldN. Stromberg著,蔡伸章譯,《近代西方思想史》,台北:桂冠,1993,頁201-202。
6.資料來源同註1,頁13。

標籤: 奇士勞斯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