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老年—電影《內布拉斯加》課後討論與分享(二)
老年—電影《內布拉斯加》課後討論與分享(二)
作者:linyuhui、王志明、吳揚邦、范馨文、陳秀娟、、黃淑于

linyuhui

這幾年有了照顧家裡長輩的經驗,讓我感觸良多。但也因為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才得以可以理解那些看似過於寫實的電影片段,不是虛構的老人生活,他們會恍神、因為生活要動腦的事越變越少;他們會固執、因為生命經歷過太多苦痛,現在他只敢做他會做的事;他們想要保留點尊嚴,只因為他知道他是你的父親,他是你的學習榜樣。

電影中當伍迪在酒吧跟老友談起他中了百萬獎金後,頓時成了這個小鎮的新聞,對於那些毫無淵源的鄰居來說,他們很單純的恭喜伍迪中了大獎。但是伍迪的親戚、好友可就不是這樣了,曾經施予過伍迪恩惠的,全都想跑來分一杯羹。這一段把人們的貪心欲望表達的十分到位,這些人誇大了自己對待別人的好,縮小了曾經佔過別人的便宜,想奪取不屬於自己的錢財,什麼話都說的出口,什麼事都做的出來。這也是我要認罪的部分,其實放大了,本來就應該做的小事。

其實我覺得導演很狠心,片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伍迪扣了一頂「我是老番癲」的帽子,為了一張『假』彩票,一意孤行的要去兌換以為可以獲得的一百萬元,搞得全家人仰馬翻。直到最後確定彩券是假的,沒有一百萬等著他去領取,伍迪才說真正說出這些錢的用意『我只是想留給你們些甚麼』。話到此,我就已經淚潸潸了。一個對孩子的人生充滿歉疚的父親,他自知自己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榜樣,不是人們口中的好父親,只想在最後如果他可以得到點什麼的時候,一定要把那些東西留下來給孩子。這不是頑強不固,而是作為父親的最後尊嚴。

而個人最佩服的是,結局的編寫,以為到此結束,導演竟然安排伍迪回去老鄉,兒子讓他開一段路。他像是孩子首次騎乘單車那般地興奮,慢慢地,驕傲地,慢慢駛向前方。老朋友以為他中了大獎,恭賀祝福;前情人看見了,微笑著,祝福這個曾經深愛的人;敵人驚愕著,蝦咪!你真的中獎!就這樣,風風光光地,伍迪完成了他渺小卻偉大的夢想。有多久地時間我們不曾再去瞭解身旁摯愛的親人呢?總是,低著頭,划著手機平板,遺忘了關心他們小小的夢想,即便只是癡想呢?


王志明

※你喜歡導演用黑白片的表達方式嗎?導演希望用黑白片帶給讀者甚麼感受?人生有哪些故事是比較像黑白片呢?

很多人見到是黑白片時心裡都容易拒絕。因為黑白給人一種單調的感受;除非導演手法精湛,才能讓黑白呈現出非凡的感受。如同攝影師使用黑白照片表意深刻的內涵。

多半的黑白片手法,目的不乏幾個:有的是要向過去的默劇大師致敬,或景仰某個默劇製片大師,就像「大藝術家」。有的是某些的意識形態或思想藉著黑白來呈現,例如「辛德勒名單」,影片從彩色轉成黑白,意味著二次大戰時期對以色列人來說是黑暗的時代;又如去年的「記憶傳承者」,導演用黑白、彩色來代表有無情感的狀態。有的是為了呈現從前的記憶或是從前記實的事件,就如《南京!南京!》

的確黑白手法不是本片的專利,因為已有許多的嚐試。探討此片黑白拍攝的目的,我似乎找不出合乎以上的理由。看完此片,我再次問自己如果用彩色,這部片是否會更好?色彩的確會帶給觀眾更多感官上的刺激與引發情感上的激情;不過,我認同導演的手法,使用黑白讓人可以更專注於影片要表達的內容。一切的情感與思想就來自於內容的涵義。其實,影片內容很一般:一位失智的老人、一位嘮叨的老婆、兩個不同看法的兒子、一趟非得去或被迫去荒謬的旅程、一些覬覦非分之財的朋友與親戚、一個可預期的失望。這些情節不難從其他的影片、電視劇或故事中找到,甚至生活中也可以遇見。

然而,我們不得不讚佩導演的功力,導演使用這麼「一般」的生活素材,讓觀眾很容易的聯想到自己周遭的人事物,因而在看電影的同時,也在觀照自己的生命經驗。或許,沒有一趟荒誕的旅程;卻有照顧失智長者無奈或哭笑不得的經驗。抑或,沒有一個失智父母;卻有與對事物不同看見的手足相處的經驗。或沒有這般的手足;卻有視錢如命的親友。 

導演不用色調去煽情、去迷惑;卻用黑白來聚焦詮釋我們生命中的無奈、無理、無情,也表露人性中的渴望、情義、寬容、尊重與不變的愛。雖然這影片是黑白的;不過,它並不是無色的,它的色彩來自人物們的喜怒哀樂,也來自觀眾們引發的情感。我們生命中的確沒有黑白片,因為豐富的情感呈現出繽紛的色調。


吳揚邦

有一幕,個人非常深刻。全酒吧的人,拿著中獎單,嘲笑Woody癡人說夢。而Woody,完全沒有任何情緒,一步一步走向嘲笑者,一度以為他會嘶吼、會出拳攻擊、會絕望崩潰。但竟然只是輕輕地,拿回中獎單,把它折好放進外套口袋好好保存,轉身,繼續蹣跚地,呵護著自己的夢想,步出酒吧。那個滄桑的背景,叫人難以釋懷,看得難過不已…。

在劇情後段,兒子再詢問一次父親領獎理由,他回答說「我要把剩下的留給你們。」原來,Woody就像是全天下的父親,他希望能被兒子崇拜,能挺得起身子,像個大樹一樣。這一百萬除了完成已身夢想外,剩下的是留給孩子們,幫助他們人生更加順遂。

結尾時,非常殘酷地,也如預期地,Woody並沒有中獎。他僅到了一頂帽子,標示著「Prize Winner」,像是嘲笑他的愚行一般。再一次地,在這渾噩的一生,Woody依然沒有任何作為。

看在David眼裡想必十分痛心吧!雖然他早知道這樣的結局。但與出發時不同的是,他在這趟旅程重新認識了父親,於是他將座車換成了二手新貨車、還買一台空氣壓縮機,達成了父親夢想。終於,我們看見Woody揚起笑容,煥然一新意氣風發。

而個人最佩服的是,結局的編寫,以為到此結束,導演竟然安排Woody回去老鄉,兒子讓他開一段路。他像是孩子首次騎乘單車那般地興奮,慢慢地,驕傲地,慢慢駛向前方。老朋友以為他中了大獎,恭賀祝福;前情人看見了,微笑著,祝福這個曾經深愛的人;敵人驚愕著,蝦咪!你真的中獎!

就這樣,風風光光地,Woody完成了他渺小卻偉大的夢想。

有多久地時間我們不曾再去瞭解身旁摯愛的親人呢?總是,低著頭,划著手機平板,遺忘了關心。而,又有多久,我們早已忘記去懷抱夢想,即便只是癡想呢?


范馨文

好久沒看黑白電影了,發現一部好的黑白電影,不因它的色彩單調而有絲毫的遜色,因為觀眾內心的共鳴與感動,早已經為她畫上一道道絢麗的色彩 !

因為家中同樣有需要被照顧的老人家,能懂得為什麼老大羅斯會有最好把老爸送到安養院的想法,也懂得老二大衛為什麼屢次要糾正看不清現實狀況的父親,無奈的是,這種一直重複,被徒勞無效的溝通和無解的難題困住的日子,要怎麼樣才能走得出來?父親伍迪三番兩次的出走,母親凱特的抱怨,家人彼此間的衝突,這個好像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終於在大衛願意陪老父去「領取」那不存在的一百萬獎金而開啟了一個轉變的契機。

自己所不知道的父親

在伍迪的故鄉霍桑留宿的日子,大衛從報社老闆娘得知父親曾經是韓戰英雄,因為調派中受傷被迫放棄夢想;從凱特忿忿不平數落無理求償的親戚,大衛得知伍迪向來很容易被人佔便宜,也不會拒絕別人。這不太像大衛所認識一個酗酒的父親,不太像凱特所認為一個不中用的先生。我們做兒女的真的認識自己的父母親嗎?我們有時會在不知道雙親過去的歲月是如何走過來的情況下,對父母親妄下斷語,如同伍迪對大衛所說的,還輪不到他來教訓老爸。而當父母年老髮白,逐漸出現脫序的行為,我們又預備好要如何對待他們了嗎?

我能為你做甚麼

當大衛知道了伍迪將如何運用這100萬獎金,除了嚮往已久的貨車和壓縮機,就是想留下錢給兒子們用。這個在羅斯眼中不負責任,從來不管他們的父親,這個在大衛眼中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生孩子的父親,用他自己僅有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愛。看到被鄉親嘲笑欺負的伍迪,看到父親落獎後,向工作人員說明伍迪很容易相信別人,卻只得到兩個字的回應,「too bad ! 」

大衛開始從對父親很多的期待和不滿中,看見父親的軟弱和無助,也開始從父親的失落和角度看到父親的需要。即使沒有中獎,大衛對父親的愛,此時此刻讓他自己很清楚要做麼,不再只是被動地照顧父親,日復一日糾正或彌補父親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錯誤,而是捍衛父親,並且積極主動去實現父親的夢想:為伍迪買輛貨車和壓縮機,並且允許老父得意地駕駛貨車行駛在家鄉小鎮的大路上。當我們願意完全以父母親的需要和夢想為考量的時候,相信照顧父母的工作除了無可避免的困難與沮喪,也會有一定的溫暖與美好,大衛的例子真實的證明了愛的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

凱特的成長背景造就她的優越感與強勢,伍迪不被父母接納的成長背景造就他的遷就與妥協。連兒子都受不了凱特的喋喋不休,大衛好奇父親為何沒有選擇離開母親,伍迪的回答是,娶別的女人也不見得會比較好。看著原本嫌棄丈夫的凱特,溫柔的在病床邊撫摸親吻伍迪的臉頰,外人怎能明白或說得清這對夫妻相處50年的婚姻路。當伍迪坐上駕駛座,趕緊叫大衛蹲下,然後緩緩駕著車,看著路邊一個個在眼前出現的老鄰居,不會忘記伍迪的表情,是得意?是炫耀?是滿足?相信當下伍迪心中一定掠過無數個,連自己都述說不清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所帶給他的喜怒哀樂,就好像一個個片段在不同的時間點呈現在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大道上。對每一位面對自己的人生並堅持走下去的人,不論別人對他有如何的評價,都值得為他的勇氣喝采!


陳秀娟

這是一部父子公路之旅的電影,很特別的是它以黑白片來呈現,也許是一來是符合故事中經濟蕭條的年代背景,二來是對於親戚之間情感疏離用這種方式呈現似乎也顯得更有味道。在這電影中有幾個角色,讓我有許多的反思。

1、伍迪:
這七十多歲的老人家,在片中,他臉上幾乎都掛著呆滯、滄桑、抑鬱的神情。對於自己的人生很失落,而當他收到獲得了百萬獎券,彷彿是場久旱甘霖,他不想放手,他想要榮耀,想要再次被關注呀!他想他還可以擁抱夢想嗎?因此雖表面上很固執的要去領獎,其實背後他想要再次藉不多的時日,實踐他的夢想:想要擁有一台空氣壓縮機,想要有一台貨車,還想要留給他的孩子,羅斯和大衛一些錢。想要有一台空氣壓縮機(他的被借走了)、想要台貨車(但是他駕照被吊銷了),伍迪想要留給他的孩子們一些錢,是要讓他的孩子們知道,也許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孩子們會覺得好像父親不重視他們,其實他心裡還是愛著他們,因此希望在他離世前,能留下一些財產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知道他們在他心中仍是重要的。

反思:在我們的身邊,甚至是我們年邁的雙親,他們也有許多他們固執的一面,也許在這些固執的背後,有許多他們的故事,是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抑或是他們心中的一些渴望需要被滿足。因此我們是否願意用耐心和愛心,去陪伴、傾聽、去了解和溝通,以致我們可以更多的體諒和接納,而能不計較、包容的和他們相處,甚至我們也可以去實現他們的夢想?當自己年老髮白,我還有未完成的夢想嗎?若有,我還願意努力的、不放棄的去追夢嗎?

2、次子大衛:
一個並沒甚麼大成就的人。其實他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在這個家,只有他堅持不把父親送去養老院。與父親開車去內布拉斯加,其實只是想多些時間,和老爸相處,希望留下個回憶。雖然態度有些敷衍,不相信父親中獎,但心坎裡,他是良善的。在這場旅程,他逐漸了解父親的過往。更透過父親前情人、舊友看見父親的為人。這些日子的相處,似乎對於過去的成見有些釋懷─父親就是個寂寞老人,他想在渾噩的一生過後,留下些甚麼。正因為這樣的體諒,他才打算完成老爸的夢想。有一幕,全酒吧的人,拿著中獎單,嘲笑伍迪癡人說夢,而伍迪完全沒有任何情緒,一步一步走向嘲笑者,一度以為他會嘶吼、會出拳攻擊、會絕望崩潰。但竟然只是輕輕地,拿回中獎單,轉身,繼續蹣跚地,呵護著自己的夢想地,步出酒吧,那個滄桑的背景,叫人難以釋懷,看得難過不已…。但大衛卻上前為父親出了一口氣。最後大衛看到父親沒有得獎,這也是他早就料到的結果,他沒有數落他的父親,反而自己出錢買了一台壓縮機,買了二手貨車,還讓父親回到家鄉開一小段路,讓父親在慢慢的開在家鄉的路上,讓家鄉的人以為父親真的得獎了,他原本落魄的樣子,可以藉著這一小段路,讓父親也稍微享受到他也有風光的時候。從大衛在這趟旅程中,看到他對父親的耐心、愛心、陪伴,到對父親的了解、接納,甚至完成父親夢想的整個過程,很受感動。

反思:我自己對自己家中的長輩們,對他們懷抱的是甚麼心情和態度,我是否願意花時間和他們相處、談話,了解他們是否還有甚麼夢想?可否就自己能力所及,也去幫助他們完成他們夢想呢?

3、伍迪的太太:
是一個不斷會抱怨、嘮叨、數落伍迪的人。我也在想,為何她一直要數落伍迪,為何她一直都對伍迪說負面的話?也許是個性,也許這麼多年的婚姻生活,伍迪做了很多虧負她的事,加上她在伍迪的母親眼中,是不被認可的媳婦,這些點滴累積造成她心中很多的苦毒,使得她今天會有這些的話語出現。另外我也很好奇的是,當大衛在旅途中,有機會認識父親的舊情人時候,不知道他會不會想說,眼前這態度優雅的老婦人,如果是他的母親有多好?他會不會替父親婉惜當初沒有娶她?而當伍迪開著貨車返回家鄉的那一小段路上,看到自己的舊情人時,伍迪會不會後悔當初怎麼沒有選擇她呢?若選擇與舊情人結婚,或許伍迪今天又會是另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反思;在婚姻生活裡,我和配偶的相處互動如何?我是個對配偶常抱怨、嘮叨的人嗎?在婚姻中,我常懷有苦毒嗎?還是要共創更多幸福快樂的回憶呢?


黃淑于​

是怎樣的力量,讓一個垂垂老者不顧家人的反對及危險,徒步走向遙遠的旅程呢?又是怎樣的力量,讓一個兒子願意付上時間、精力及面對可能生發的麻煩,陪伴一個不可理喻的失智父親走向一個明知沒有酬賞的領奬之旅呢?

在剛看這齣影片時,著實為片中那固執的伍迪感到氣憤,心中對於失智老人無理取鬧的各種投射無形湧出。我想,若我是片中人,應該會像羅斯一般,認為把伍迪送到老人安養院是最佳的選擇。

令我訝異的是:次子大衛不但願意開車帶他去,而且一路上遇見那麼多的麻煩竟然沒有打退堂鼓。隨著路上景色不斷的轉換之間,我開始自問: “如果我是他,是否能如此有耐心開車帶他去林肯?還是一路上像那個嘮叨的母親不斷辱罵,並且找各種理由回家?”、“如果我是他,是否能耐心的在鐵軌上幫忙找假牙?還是完全否認伍迪所說假牙掉在鐵軌上的說詞,只因他是個失智老人?”、“如果我是他,當兌奬卷被搶走時,是否能說出那張兌奬卷掉可能掉落在地的說詞?還是僅僅理智的告訴伍迪「反正那張兌奬卷跟本是個晃子」?”…。我開始發現:相較於大衛,我的耐心、愛心及同理心真是差太遠了。

一個原本看似只是為了探尋自己與女友是否適合在一起而付出的旅程,卻有了意外的收獲--對父親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看到那些看似無理取鬧的行徑背後緣由,事實上是父親要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及想留給孩子一些祝福而已。只是,這樣的看見,若不是大衛先付出耐心及愛心,如何能得到呢?為此,我開始認為大衛所說開車帶父親去林肯的說詞 (探尋自己與女友是否適合在一起),實則是他捨不得父親因願望無法達成而失落的一個安全的保護罩而已。於是,我體會到,有多少時候我們也會為一個看似可笑的愛編織一個合理的藉口,只為保護自己免於被嘲笑,卻沒看到那個單純的愛有何等寶貴。我們因此遮掩、膛塞或否認,卻可能因此錯失表達愛的機會,而懊悔不已。

故事的結局令我著實感動--大衛將自己的車子賣了,換了一台二手貨車,記於父親名下,又買了一台空壓機;如此父親就有產業可留給孩子,又有證明自己還能工作的確據。當車子將近霍桑時,大衛將車交給父親開,並且自己躲在車窗下,讓父親可在那些嘲諷他的親友前抬得起頭,並證明自己還有用。原來,一些小小的動作就可以讓一個看來無用的老人得到尊榮--我可以如何尊榮家中的長者呢?這值得我細細思量。

 
標籤: 老年 親情 男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