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老年—電影《內布拉斯加》課後討論與分享(一)
老年—電影《內布拉斯加》課後討論與分享(一)
作者:陳啟鳳、高聰賢、胡平婉、邱美榮、蕭麗玲、Cheng Ming-shih

陳啟鳳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受限展示時間,詠雯展示了電影最精華的部分,因此,就先聚焦在電影的父子部分來想一想這部電影的人生美學。

失去夢想的人 vs 追逐夢想的人──

伍迪:年老體衰的伍迪,生命在酒精與疾病的摧殘下,早已失去活力;除了妻子不斷在旁的絮叨以外,生活就像黑白電視中播出的連續劇,日復一日上演一成不變的劇情。卻因著一張廣告傳單,讓伍迪的心燃起盼望,意志堅定地要跋涉千里去領獎,一圓百萬富翁之夢。伍迪就像唐吉軻德一樣,拖者老弱的身軀,踽踽獨行在公路上,完全不顧家人的反對與攔阻。

大衛:一個安份守己的音響銷售員,剛被同居二年的女友甩了,因為女友想結婚,大衛卻不確定自己要什麼。跟父親不親,因為從小父親就常常喝得爛醉如泥;更殘忍的是,在父親的家鄉霍桑停留時,猛然發現自己不是父母因愛而生,還因為父親外遇想與母親離婚,差點就沒有生下他。拗不過父親三番兩次的離家出走,加上父親的激將法:「你有什麼值得忙的,賣音響?」不得已成為父親的護衛,父子一起踏上這個「圓夢之旅」。

父親的夢想 vs 兒子的夢想──

伍迪:伍迪曾經打過韓戰,也因此受過傷,也許是目睹戰場的殘酷與無常,即使身體的傷痊癒了,但心理的傷痕卻成為枷鎖。小鎮的沒落,經濟的蕭條,又生活在一群愛佔便宜的親戚鄰居之間,少話的伍迪更加沉默了,也許只能藉著酒精麻醉自己,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荒唐日子,藉此逃避現實的殘酷,與生活中諸多的無奈與困乏,最後搬離了小鎮,切斷了生命的連結。多年之後,當生命逐漸凋零之際,伍迪仍舊念念不忘當年被人借而不還的空氣壓縮機與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卡車。

表面看起來伍迪是個失智老人,當所有的人都嘲笑他的「中獎通知」時,他依舊小心地把自己的彩票折好,帶離了酒吧。對伍迪來說,這中獎通知就是一張尋寶圖,林肯市就是寶藏的所在,而這個寶藏可以幫助他完成夢想,這個夢想並不奢侈,也是他最後翻身的機會。這一生中,伍迪不曾為自己爭取過什麼,隨波逐流地度過大半生。過去頹廢荒唐的生活,對妻兒的忽視與虧欠,因為有了夢想,忽然醒悟過來。伍迪不再像過去輕易退讓,所有人的譏笑與反對都只是尋夢路上無關痛癢的障礙,他沉浸在自己的夢想中,充滿了勇氣與信心,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生命活力。

大衛:在霍桑鎮上,大衛透過小鎮居民的口中,逐漸拼湊出父親的過去。在鎮上的家人墓園裡,在大哥與堂兄的幹架中,母親都挺身而出飆出一連串不雅之語,揭開母親心中的怨恨苦毒與父親的委屈無奈。當大衛見到報社的佩格阿姨,父親的老情人,從她那裡,才又瞭解到父親年輕時風光的一面,因此開始真正理解父親的夢想,不再只是敷衍應付,希望辦完事後,趕快代父親回家,好趕上上班的時間;而是與父親站在同一戰線上來護衛這個夢想。當父親在酒吧被友人嘲弄羞辱的時候,他也一樣感同身受,因而揮出那一拳,凜然表達出捍衛父親夢想的決心就像捍衛自己的夢想一般。

夢想的幻滅與尋獲──

故事的結局,一開始觀眾就知道了,伍迪當然沒有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他的夢想卻實踐了。大衛賣了自己的車,幫父親買了空氣壓縮機與以父親名字登記的二手車(像新的一樣)。父子二人看似失落的夢想,卻在尋夢的路上被尋見了:

伍迪:伍迪開著新買的車,威風地遊行在小鎮的路上,沿路遇見佔他便宜的友人,經過弟弟的房子,甚至舊情人佩格。伍迪在短短二天的停留中,嚐遍人情冷暖,回憶前塵往事,伍迪為何離開以後不曾也不願再回來,也許就是害怕再面對這群勢利刻薄的親友。然而手握方向盤的伍迪,多年前的恩怨情仇,傷害委屈在此時此刻得著補償,生命中失落的尊嚴被恢復了,生命重新找到方向與意義,他不是一個魯蛇,而是完成夢想的戰士。

大衛:大衛跟隨父親的腳步,在短短幾日中找到了父親過去生命的軌跡,明白父親不只是個酒鬼,有他當時所處環境的無奈與失落。而他與父親一起完成這個虛幻的夢想,讓過去生命中缺席的父親與自己的生命重新連結。雖然父子的角色易位,垂垂老矣的父親,已經無法成為8歲男孩的英雄,身為兒子的大衛,反而成為父親的守護者,也是父子共同夢想的守護者。

結語:電影一開始,員警問伍迪二個問題:「你從哪裡來的?你要上哪兒去?」伍迪的中奬通知引導伍迪追求夢想的聖杯,這個聖杯原來不是那一百萬奬金,而是家人的親情與生命的尊嚴。從沒好話的母親在父親昏迷時,病塌前深情的一吻,以及兄弟倆奮力地偷偷搬回鄰居的空氣壓縮機,為的是幫父親出一口氣的孝心,以行動表達了這家人說不出口的愛,實在令人動容。

百萬富翁的夢想雖然幻滅了,但是父子都找到了生命的救贖。我想像回家後,伍迪喝著酒,一面滿足地望著可能用不著的空氣壓縮機,一面向妻子炫耀開車在小鎮兜風的風光;大衛呢,本來陪伴父親的夢想之旅,卻成了他自己的尋根之旅。大衛也許可以開始下一段戀情,知道自己從何來,未來想要的是甚麼。


高聰賢

如果有一個頹廢、不長進又酗酒,還有一點老人痴呆症的老番癲老爸,你會怎麼辦?是避不見面遠離他、視而不見不理他、丟進養老院不管他,還是像這部電影裡的二兒子大衛對老番癲老爸伍迪一樣,給他一點時間敷衍安撫他。編導卻利用這不長的時間,藉著要完成伍迪想領雜誌行銷公司廣告,一百萬獎金的堅持(雖然大衛明知那不會是真的),讓大衛有機會重新認識似乎不負責任的老爸,重新塑造心目中父親的形象。

在驅車前往1500公里外的領獎地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途中,因為伍迪半夜喝酒在旅館跌破頭而必須轉往伍迪的故鄉小鎮霍桑,暫住大衛的伯父家,一連串人性的醜惡開始上演,而從這裡大衛也才開始認識那熟悉卻又似乎不熟的老爸;雖然大衛曾警告老爸伍迪不要隨便告訴別人自己中了一百萬,但不知是出於炫耀還是口風不緊,大衛在酒館裡才離開老爸伍迪上個廁所,便聽到酒館裡歡呼的聲音:伍迪已經說出自己中了一百萬,正要去領獎。這種消息在小鎮傳播特快,隔天就已婦孺皆知,不熟的朋友還會跟老爸伍迪恭喜,熟的親朋好友竟開始攀東攀西、挖出舊帳想分一杯羹,堂兄弟還遷怒大衛想解釋中獎的實情是想私吞獎金(到底是誰中一百萬啊?),與大衛甚至拳腳相向,親戚的情份在利慾薰心下早已蕩然;而在這裡可以看到老爸伍迪面對這樣的情況,是茫然無法處理的;幸好這時伍迪雜唸的老婆凱特腦袋還清楚,跳出來一一數落這些親戚年輕時是如何佔伍迪的便宜,一天到晚拗伍迪免費替他們修東修西、加油,相對的他們的幫補根本是杯水車薪,現在還好意思開口要錢!?這時讓大衛認識年輕時老實又常幫助人的老爸。

無意中遇到老爸在報社工作的舊情人珮格,更讓大衛認識到老爸伍迪打過韓戰,受過傷,曾經是鎮上的英雄還上過報…老爸伍迪從來沒有開口向大衛誇述這些過往的風光,一家人在故鄉經歷的事情卻向大衛陳述著老爸伍迪的故事,一件一件建構起老爸在大衛心中當年的形象;此時伍迪在大衛的心目中已不再只是那個頹廢酗酒、惹麻煩的老番顛了。所以當伍迪的好友撿到廣告傳單,發現中獎根本是一場烏龍,並在酒館眾人面前嘲笑老爸伍迪時,大衛冷冷的走向這人奪回傳單,並忍不住轉身揮了一拳把他打飛,正是無法忍受此人如此看輕伍迪。

而大衛走出酒館,問跌坐在階梯上神情落寞的老爸,堅持要去領這一百萬要作什麼?伍迪淡淡的回答他,一直希望買一部貨車,還有,想留點東西給他們兄弟倆…講完後伍迪不知是沮喪還是疲憊就昏過去了。劇情走到此,大衛心目中的老爸形象已然翻轉,他也更能體諒老爸的行為和想法;或許酗酒是由於戰爭創傷,頹廢是因為老實又時運不濟,而老爸不遠千里想領到獎金,有一部分竟是為了他們…無怪乎最後雖然終於到了內布拉斯加,也真的沒有一百萬可以領(只領到一頂繡有PRIZE WINNER的帽子),大衛卻願意賣掉自己的車子,換了輛二手但還算新的貨車,以及買了台壓縮機來滿足老爸的願望,更回到故鄉霍桑小鎮,讓老爸伍迪開著貨車穿過街頭,在眾親友面前過足癮,也找回尊嚴。

聖經上說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未記十九章)展示的同學引這節經文作結束真有極深的意義,聖經上將尊敬老者與敬畏神同提,便知這是上帝所重視也是上帝的命令,希望我們都能像電影中的大衛一樣,發現「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箴言二十),而尊榮不是因為他們的地位,不是因為他們的財富而來。

我們當晚還看了另外一部電影叫《愛、進化》,感覺起來這片名比較適合這部戲-大衛對老爸伍迪的愛在旅程中不斷進化…


胡平婉

這個家庭的狀況也是我們常可在自己家庭中,或身邊的人的家庭中可以看到的。就是大家各過各的,只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沒有溝通也沒有真正的關懷和親情,是失去功能的家庭,因為家庭中最重要的元素『愛』,已經很薄弱了,他們本是有最密切的關係,但又感受不到彼此的關係。男主人伍迪看起來失意、不愛說話、面無表情又邋遢,多年酗酒,一事無成,他的妻子凱特,說話犀利,一針見血,毫不留情,也可以說是毒舌派,很少聽見她說出正面、積極和鼓勵的話,感覺上這個妻子是瞧不起這個丈夫,同時,兩個兒子和父母也是疏離的。 

當伍迪收到一張得獎的單子,說他有可能得到一百萬的獎金,這張單子,好像在這個家庭投了一個大石頭,激起了一陣陣的漣漪,發生一連串的事件,不斷的去搖動了這個家庭的核心價值。

這部片子的導演很能用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及對話去刻畫一個人的個性,也在不知不覺中,使我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好像我們也是參與在其中的旁觀者,至於演員的演技真是太好了,有時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都能觸動我的內心,我在當中看到伍迪的固執,親友的貪婪,以及親情的恢復。

1、固執
在家人的反對下,他決定自己要走到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內布拉斯加,為了要兌換一張中獎通知,雖然所有的家人都不認為是中獎通知,無論家人如何告知可能是騙局或噱頭,他都堅持要去兌換獎券, 而且別人若不照著他這個決定去做,他雖不爭辯,但會用行動證明他的決心,使得大家都得投降,小兒子大衛就決定送爸爸去領獎,大衛雖然是無可奈何的載爸爸去,但是還是可以看到他對爸爸兩三分的愛。

2、貪婪
大衛送父親到內布拉斯加,途中要經過他們過去的小鎮,大衛多次告訴爸爸不要先說出這還沒確定的中獎消息,但是伍迪仍很驕傲的告訴他的哥哥以及過去的朋友們說他中了一百萬元,在這個當下,他突然成為一個被全鎮大大歡迎的人,我想這是他想要別人羨慕他,為他歡呼,並證明他活得很好,平日在家庭的窩囊都一掃而空了。沒想到此時,有些朋友開始用不同的理由想要告訴伍迪,他應該給他們一些錢。伍迪的哥哥也開始要求分一杯羹,他哥哥雷說:『你中獎了,為什麼不告訴我們?錢領了沒』(意即你發財了,應該有我一份),又說:『你領了錢,怎麼可以沒有我的一份呢』,甚至當大衛出面解釋時卻被打了一頓…,我心裡真是悲歎,人心真是比萬物都詭詐,貪婪的心使人可以做出許多可惡的事。

雷的兩個兒子在晚上搶走了伍迪的中獎單,他們看了內容之後,發現那只是一張廢紙後將之丟棄,然後在酒吧中,在眾人面前,大大的嘲諷了伍迪,伍迪極度的難過,但他沒有能力去處理當下的狀況。

3、親情
雷的兩個兒子科爾和巴特發現伍迪擁有的只是一張廢紙,全鎮的人嘲諷他,這時他的妻子說話了,說話時乾脆俐落,一語中的,好好的修理了他們一頓,雖然覺得太不給人留情面,但是卻覺得她好像幫我出了一口氣。

當伍迪受傷住在醫院裏,他的妻子馬上趕來看他,摸摸他的臉,她的表情和動作看到她的柔情,原來她平日看起來像是唾棄他,嘲笑他,其實在她心中是愛著他,在乎他的。

在這段旅途中,和親戚相處的過程中,大衛才知道父親參加過韓戰,父親是個勇敢的人,在別人的心目中,他的父親是一個熱心的好人,父親過去的女友對年輕時的伍迪也是很正面的,以及不時的發生一些事,大衛對爸爸的認識開始改變,從不得已的開車送爸爸去領獎,到他們兩個可以敞開心來談一談,那種無可奈何的責任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接納!尤其當他知道父親想要去領獎的真正目的是想要留下一點東西給他的兩個兒子,一無所有的他,中獎是他唯一的機會,即使再渺茫的機率,都是一個機會!大衛越來越認識父親的固執裡面所藏的愛。

於是大衛也把對爸爸的愛藏在他所預備給父親的禮物中,為了讓爸爸在親友面前拉風一下,以及父親耿耿於懷的壓縮機,於是大衛換了車,買了壓縮機,讓父親開著新車在小鎮上慢慢繞行,讓大家都看到,讓以前笑他愚昧的鎮民,看著他風光回來,給別人一個很大的思想空間,也算為父親報了一箭之仇。

老實說,如果家裡有一位阿茲海默症(老年癡呆)的長輩,對於全家人都是很大的考驗,若是已經成為真正的老年痴呆的病人,只要不讓他走失就好了,其他的,就像照顧孩子一樣也還可以,但問題常出在初期輕度的阿茲海默症者,他們在某些事是清楚的,但在某些事上又是不能理解的,在這些理解和不理解之間,著實成為照顧者的困擾。

我的父親今年96歲,照顧爸爸很多年了,這幾年來,也進入有時清楚有時不清楚的狀態,所以請了外勞。我發現固執也是他現在的特徵,有時服事很忙,爸爸一通電話要講一件不重要的小事,我有時急著想趕快結束通話,這部片子讓我想了許多事情,大衛最後的作法是在眾人的面前尊榮他的父親,其實聖經中的孝順父母不只是供應父母的需要,而是有尊榮的意思,我想我會更多的聽聽爸爸所說的事,找到他心中最真實的需要,來尊榮他!


邱美榮

這週的《內布拉斯加》與上週的《愛慕》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同樣是「老人及老人照顧」的主題。《愛慕》從夫妻的角度切入,以老年的夫妻關係為故事主軸,輔以親子關係。《內布拉斯加》則從父子的角度切入,以老人的親子關係為主線,其中再穿插老年的夫妻與社會關係。

《愛慕》裡的喬治與安娜夫妻從相愛相知相守、彼此愛慕、才華洋溢,到後來因失能帶來的不安全與羞恥感,因照顧帶來的重擔與壓力,衍生為近乎是彼此相折磨的關係,實在令人看了既同情又無奈,留給觀眾的是極沈重的無力感。

《內布拉斯加》却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展這個「老人照顧」的主題:伍迪與大衛父子關係不算太好,酗酒的父親是大衛成長過程中最不願效法的樣子,父子間存有許多互不了解、陌生之處。然而,大衛對老而頑固的父親之陪伴從無奈、被動,到甘心樂意、主動,真是令人感動、印象深刻,留給觀眾的是一種正在恢復的盼望。

這兩部電影都給了我深刻的思考,因為此刻我正面臨父母親年紀愈演愈來愈老,身體狀況愈來愈退化的情況。在與兄弟一起分攤照顧父母的過程中,幾乎可以預見未來將會面臨的問題。如何在照顧父母的同時能使他們維持尊嚴?如何能在一種彼此接納和理解的情況下與父母相處?如何在照顧與被照顧的身心壓力中保持心靈真正的安息,以致能經常從新得力?如何放下自我、體貼彼此(或父母)的身心靈需要?如何不只是守本分而是有更深刻的愛在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這些對我來說,不只是「思考」的問題,而是已經開始要「面對」的事了。這兩週的電影促使了我更深入地思考與面對。


蕭麗玲

這是一部引人深省的電影,白髮蒼蒼又固執的父親伍迪不僅是個大酒鬼,更堅信自己是個百萬獎金的得主,但身體孱弱又不會開車的他居然想要一個人步行橫跨一千五百公里的路程去領獎,這讓兒子大衛無法放心,卻又無法說服伍迪這一切都只是個騙局,無奈之下只好地陪著父親一同上路,這趟旅程除了打開了大衛的雙眼,也打開了父子倆的心,大衛也因此看見了父親的另一面。

大衛透過父親老鄉朋友得知一些關於老爸的事,包括伍迪打過韓戰,曾經是鎮上的英雄…..包括他從來不知道伍迪曾在戰爭中受傷,及有不被善待的童年成長歷程。(重返老家,伍迪也說出,他從不被允許能進入父母的房間,進去就會被打。)大衛透過這趟與父親一起的旅程中,對於父親的生命經歷有更多的了解,包括之前抱怨父親酗酒的原因,及父子的疏離,似乎可漸漸釋懷。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當伍迪回到家鄉在酒吧跟老友談起他中了百萬獎金後,頓時成了這個小鎮的新聞,對於那些毫無淵源的鄰居來說,他們很單純的恭喜伍迪中了大獎。

但是伍迪的親戚、好友可就不是這樣了,曾經施予過伍迪恩惠的,全都想跑來分一杯羹,伍迪好友跑去跟大衛說,他曾經借過一筆錢給伍迪,獅子大開口要伍迪還他一萬元,伍迪的親戚也是跑來說,他們以前曾救助過伍迪,說該是伍迪回報的時候了,這時換伍迪老婆跳出來反駁,說這些親戚以前老是欺負伍迪老實,免費找伍迪修車、加油,救助伍迪的錢遠遠不如他們所欠的。

大衛不斷解釋老爸並沒有中獎,但大家都以為大衛這樣說只是想藏私。

大衛的兩個堂哥更誇張,他們故意蒙面躲在酒吧外埋伏,搶走了伍迪的中獎單。

這一些橋段把人們的貪心自私慾望表達的十分淋漓盡致,這些人誇大了自己對待別人的好,縮小了曾經佔過別人的便宜,想奪取不屬於自己的錢財,什麼話都說的出口,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後段結尾,覺得編導得很棒!

大衛看到家族和鄰居貶低父親,感受到父親落寞與羞辱,很想扳回一城,讓這些瞧不起父親的人另眼相看。所以他作了決定;把老爸的心願完成,買了一部空氣壓縮機,把車賣了去換台中古貨車,並登記在父親的名下,回到霍桑後,大衛讓父親在家鄉人跡稀少的道路上開車,為的是滿足父親的渴望,激發父親的生活目標,讓父親在族人面前可以抬頭挺胸。我相信幫助父親完成夢想,對於大衛的意義是他重新塑造一個完整父親的形象,與父親和好,是大衛這趟旅程中最大的收穫。


Cheng Ming-shih

首先,我想要讚美一下講員,台風很穩,從第一聲開始,如果是在更暗的空間或是不同地方聽,可能會以為是那個名播音員在講故事。其次,講了一個其實很普通的故事,公路電影嘛,就一直在追尋某些東西,觀眾的心也就一直被牽著走,詠雯老師這點處理的很好,三段影片一直牽著大家的心情往前,所選擇的片斷內容也適度的沖淡片子本身的無聊感。

再來,就是片子以及這個故事。我看這部電影最深印象的就是伍迪多次一個人用獨特的步伐向前行的身影,在身影中,我看到一個老人為了一個可能的目標(在其他所有人眼中只不過是一個行銷手法)拖著沉重的身體,一步一步向前走。為什麼?我相信,伍迪不是不知道,這是行銷手法,但是,對伍迪而言,他還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嗎?不過就是爛命一條,妻子不理他,兒子不在身邊,朋友沒幾人,在人生晚年,如果換成我,我可能也會如此,最多不過就是白走一趟,但是如果真的中獎了,人生不就翻盤了?在這裡,讓我們對於人一生的目標以及規劃,是有些省思的。對基督徒而言,我們的一生是掌握在神的手中,但也要有好的規劃,才不會在人老了,卻好像什麼都不是,連最基本的親情倫常都不見了,伍迪選擇去面對他人生最後的機會(金錢),但結果卻賺到比金錢更值錢的東西,家人。

電影中的伍迪算不上好丈夫、好爸爸,就世俗與事實的眼光看,應該真是爛人一個,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有家人,在生晚年,如果還能為他們做一點事(留一點錢給他們),就算走到內布拉斯加,也不枉此一生。身為父親的我,同樣有這種心境,看到這裡,真的會老淚縱橫,這可能也是豬哥亮目前的心情,多麼希望家人能原諒自己當年的荒唐,身為兒女的,放下,就是最好的禮物,接納,也許不這麼難。

電影也告訴我學習如何看待一個曾經荒唐、在面對死亡前的翻轉的人。我們是不是也都曾有過荒唐的歲月,也許我們的荒唐不是伍迪的層次,但是,就是荒唐過,如今蒙了神的恩典得以歸回神的懷抱,就不能給自己家人也有一個反轉的機會嗎?大衛或許就是基於這樣一種簡單的理念,當伍迪問:那你為什麼不陪我去(內布拉斯加)時,打開使大衛的心,真的,陪又會怎樣,工作丟了還可以再找(媽媽就說:那你的工作怎麼辦?),父親沒了,想再說句話都沒機會,大衛把握住機會,也改變了彼此的關係,說「好!」

黑白電影也沒有什麼不好,人生的黑白就有待我們能不能加點料,使它成為彩色。

標籤: 老年 親情 男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