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青少年青少女—電影《非關女孩》課後討論與分享
青少年青少女—電影《非關女孩》課後討論與分享
作者:黃鏡陵、黃淑于

黃鏡陵

本劇很能扣緊人的情緒,過程中,使人的心一直被揪著。導演多用灰暗色調來處理每個背景,彷彿環境看起來是很無盼望的,很多努力看起來是不會成功,但是,不放棄,最後就會成功。

例如:艾波為了做火雞餐迎接他的家人遠道來,即使心裡很掙扎,還是很認真地料理,雖然手藝很差,把花錢買來的他人口中劣質罐頭食物給扔掉,舖桌擺盤,布置環境,為了要烤好火雞—象徵感恩節,敲遍了同棟公寓的每個住戶家門,與各種不同性格,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屬性的鄰居交涉,為了搶回火雞,不惜拚了……,即使火雞沒烤成,我都為艾波的那份真心與毅力為家人所做的,感到欽佩與感動,這就是愛!

又如父親:這一趟車程,為了能順利到達,他盡力安撫情緒起伏不定,說話尖酸刻薄的妻子,盡力的阻止大家不要吃那些速食,勸勉大家,鼓勵妻子去想艾波的好,安撫另兩個艾波的弟妹情緒,他很努力地要把每個家人載到艾波家,雖然,最後那道汙穢的公寓大門也嚇退了他,但是我看見他的努力,這就是愛!

又如母親:心中與過去從愛波而來的受傷經驗交戰劇烈,難受的癌症治療副作用使身體虛弱,即使心中苦毒和過不去的自氣氣人要把她淹沒,但是從她最早起床坐在車上,催促大家趕快出發,我看見她要赴約的決心,她害怕面對艾波,但是她強迫自己去看她,雖然那道很難接受的那個大門也差點嚇倒了她,即使劇情停在這裡(沒有看見餐廳裡的那對母女給她的覺悟),我仍然肯定母親的努力,這就是愛!

又如妹妹:也是努力讓自己來赴姊姊的約,即使過去有許多跟姐姐之間的傷害,但是她很努力的做一些事,為了要讓媽媽開心,她過度小心的關心媽媽的身體,她是壓抑自己,放棄做自己,為了就要媽媽能開心或是舒服一點,雖然媽媽不但沒有肯定她唱的歌那麼好聽,還說了很讓她心受傷的話,看見她仍然吞下自己的傷心與失望,我覺得這就是她所表現的愛。

又如弟弟:已是超齡的成熟,對爸爸媽媽非常的順服,願意聽令幫忙,同樣也是壓抑自己的情緒,放下自己的需要,做一個乖乖聽話兒子,這已經不是一般孩子的表現了,這,也是愛的表現。

因為過去每個人傷太大,太沉重,大家可以選擇逃避不去面對,但是我看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勇氣,即使自己的傷都在,但都願意為這個家庭做一些正面的努力和付出,大家心中都有愛,這是促成關係有機會修復的重要條件!


黃淑于

*在這部電影中你觀察到有那些物件重複出現,它們對電影中角色有什麼重要意義及影響?

A、陶製火雞調味罐
當艾波剛開始看到巴比拿那對陶製火雞調味罐出來時,她說出她小時候受的傷——被評論得比調味罐還不如,暗寓她一文不值。我相信那時她聽到媽媽口中說出這話時,心中一定在流血,或許這也是她一直與家人起衝突的原因--因為她是那麼不被看重,於是只好藉由各種負面作為來吸引母親注意。對孩子而言,有人注意總比沒人理還來得好,這是他們活下去的生存法則。那句話也提醒我:我們常開一些自認為無傷大雅的話,卻不知這些話深深刺中他人的心,甚至於傷了我們所愛之人而不自知。

但是當艾波將大餐預備得妥當,開始佈置餐桌及房間時,陶製火雞調味罐被她由垃圾桶取出。我感受到她已能接納那原本是被用來嘲諷她的物件,這似乎象徵她心中的傷已經修復或至少願意饒恕。原來她在為家人預備大餐時,愛已經在無形中修補她受傷的心田。

B、火雞
這真是一個貫穿全劇的重要角色。剛開始艾波全然不知如何處理牠,甚至於掉落地面,這像反映了她在媽媽眼中也是如此難搞。隨著烤箱壞掉,艾波四處求助,卻不得其門而入,好像對映出她一生中也不斷遇到挫折。我不知是她原本就是愈挫愈勇的人,還是因為那個原本媽媽也很糟,但後來卻願用一生來修補之人所說的話讓她願不斷奮鬥,但她努力去找人幫忙烤火雞,就象徵她極願修復的心。雖然挫折不斷,然而還是有人願意聽她說,並伸出友善的手幫助她,就像她遇到巴比愛她、鼓勵她,使她有活下去的機會--這提醒我:當我在人需要時,伸手拉他一把,可能就無意中拯救一個人免於死亡。還好火雞最後烤好了,象徵有志者事竟成,這好像也為與媽媽修復關係的可能性埋下一個伏筆。

C、巴比的電動車及名牌衣物
這象徵他願意為艾波的家人呈現他最好的一面。我想:巴比原本在衣著上應是不拘小節,但他以媽媽在他小時候為他舉起車子為例,說:「愛的神奇力量,讓你能做原本不能做的。」由他所做的這些事,可以看出他深深的愛著艾波。

D、厠所
媽媽不斷在厠所嘔吐,代表她身體狀況極糟。但雖然在這樣的景況下,她還是願意去找艾波,即便她心中拉扯,即便貝絲不斷勸退,仍不受影響。這代表她有一顆尋求修復的心。

最後她看見厠所中被母親拋下的小女孩而願去找艾波,顯然她似乎被那一幕(及先前她母親說不認識她的話)提醒她曾經如何嚴苛的對待艾波。這件事好像提醒她:原來艾波如此難搞,她也要付上責任,於是願打破她對嬉皮的看法,坐上他們的車去找艾波。


范馨文

一個向來生活習慣和作息似乎不是很正常的的叛逆少女,要如何準備好一頓正常的感恩節午餐?一個心中充斥著對女兒的不滿和傷害回憶的癌末母親,要如何克服再次面對女兒的情緒和心理障礙?

影片中這兩條線的發展從頭到尾拉住我的心,期待看到母女倆能找到方法走出傷害的同時,但卻又在一次次他們所遇到現實和內心的種種挑戰和掙扎中,擔心這一次的關卡是否能順利通過?為了預備這一頓感恩節聚餐,可以看見艾波內心的轉變:從開始隨便的食物準備,到就算屢次求助無門,仍然堅持要找到人來幫她完成烤火雞;從回應黑人夫婦關心的微笑,到回應華人家庭所給予的協助,那份發自內心的感恩與喜悅,原來艾波也可以有那樣美麗開朗的笑容,而這笑容的燦爛足以蓋過她原來好似會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誇張煙燻妝!是什麼強大的力量可以讓艾波有這樣的轉變,能克服重重困難,不再不負責任,半途而廢,不再「搞砸」?一位艾波的鄰居說,要是還有機會,他會不惜一切代價把握機會陪伴過去自己所認為的壞媽媽,相信只有愛可以產生這樣驚人的力量,讓人可以突破種種限制,甚至包括不堪的過去...

影片中帶給我最大衝擊的片段,是艾波母親在餐廳廁所看著剛被媽媽責罵的小女孩那個場景。因為陌生人的突然出現,不知所措的小女孩愣在那邊,好一會兒連褲襪也忘了穿,看了心裡好痛,我想導演也花了一些時間,用艾波母親對小女孩的凝視,呈現她心中似乎也看明白了一些事實,要是過去能用更寬容的心態來接納表現一直沒能符合她期待的女兒,今天母女倆的情況也許會迥然不同?相信在那個時刻,她心中也有著無比的痛,痛到讓她從一個怨恨、不滿,也受傷的母親,轉變成可以坐上機車,趁還有機會飛奔去找尋女兒,帶著愛來彌母女關係裂痕的母親。這讓我也注意到當外婆從安養院被接到車上時,媽媽看著照後鏡中的外婆時的眼神,不知道是想念的關心,還是這兩位母女之間,也存在著還沒處理完的心情,上一代不健康的母女關係與互動是不是也間接影響了下一代的母女關係,只有當事人願意突破,饒恕與改變時,這個家才得以脫離關係障礙的循環,得以從新開始。

影片中的爸爸,雖然不是像其他關鍵人物很容易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但是卻在幫助一對母女復合的事情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希望能為家人留下一個美麗的回憶,這份對家人的愛,讓他始終堅持對妻子和女兒的相信與支持,不論是丟棄妻子所買來預備代替晚餐的零食,或是一直在旁鼓勵妻子鼓起勇氣面對女兒的種種舉動,都讓人印想深刻並感覺溫暖有力,這讓我想到不少在能幹的女人身邊看起來不是那麼起眼的丈夫,其實往往是一個家安定的力量。

假如電影是以艾波和鄰居的感恩大餐作為結局,表示雖然沒有家人的陪伴,但艾波可以與鄰居建立新的關係,有好鄰居,彼此真心的關懷與互動,她的生活可以跟從前不一樣,就如同艾波在華人家中所分享的故事,人需要互助,無法獨活,這好像也為歡迎艾波展開人生新的一頁埋下伏筆。


高倩琪

★ 或許因為家人生病的壓力,這個家庭充滿了衝突,但又因為愛的緣故,充滿了妥協,可是他們的互動仍給人很大的壓迫感。

從媽媽言行嚴謹的態度,一路嘔吐卻仍然保持優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自我要求很高的媽媽,相對的一定從小就對孩子要求很高,所以,弟弟是個乖乖牌男孩,妹妹「努力」達到父母要求,而April顯然是這個家庭的「瑕疵品」,所以他離家。

★ 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往紐約的旅程中,妹妹貝絲的好歌喉贏得大家的掌聲、叫好,可是媽媽一臉的忍耐與不耐煩,說「不要唱」!那一幕妹妹的表情由沾沾自喜、自信、驕傲,短短幾秒鐘,轉為不知所措、尷尬、失望、受傷、無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人與人的互動中,甚至不需要衝突、謾罵,簡單的「拒絕」,竟然可以把人的自尊踐踏到這樣的地步,給人的傷害是那樣的無形而深刻,最殘忍的,居然是經由最親愛的家人。

省思:我們有沒有不經意的傷害人?例如:用力的關門,讓父母錯愕?看到孩子的成績單,搖搖頭?當別人沒照我們意思作的時候,我們給他們不耐煩的眼神?

★ 外婆說:「我不認識你,我的女兒又善良、又溫柔…」或許媽媽以前是個溫柔的人,但是癌症末期對生命即將消逝的恐懼,對於未完成的人際互動的沒有把握,對於人生不滿的吶喊,甚至也會有對上帝的憤怒,可以從他與家人的互動中看出,好像媽媽的溫柔善良消失了,實際是媽媽的盼望消失了。

★ 雖然這一家人一直都很努力的用正面的態度面對死亡這件事。
1、他們彼此「和解」:全家驅車與April過感恩節。
2、他們彼此「關愛」:嘮叨的關懷與問候,到了幾乎讓人受不了的地步。
3、他們彼此「忍耐」:妹妹壓根不願意去紐約、媽媽根本不相信Arpil可以完成復活節大餐、April對自己完全沒信心。

但是,死亡的恐懼好像他們的鄰居,媽媽在車上睡著了,爸爸緊張、害怕到以為媽媽死去了。

省思:我對於死亡的態度?

★ April真的不是一位好廚娘,復活節大餐她真的做得很差 ,完全高不清不楚狀況,但是她的緊張、她的困擾、她的不知所措…,在在都顯示她是多麼的重視家人的來訪,她是多麼希望把這件事情做成功,他在乎這一次難得的聚會,(或許是與媽媽共同相聚的最後一次感恩節),他在乎與家人的關係…。但是他對巴比說便宜的餐巾紙就好了,不需要寫歡迎海報、不需要佈置樓梯間…。他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常常因為我們很怕再次受傷,所以我們假裝自己不在乎, April很怕自己搞砸,所以他就要先告訴自己我不在乎。媽媽也怕自己再次失望,所以,才會在涵洞下想要放棄打道回府,甚至到了樓下看到打完架回來歡迎他們的巴比,就決定回家。

省思:我是否給自己機會坦承面對自己?

★ April拿不到火雞,氣憤之餘把鄰居偉恩的假髮給摘了下來,偉恩說:「你是個很壞的女孩!」April喃喃自語的說:「不!我才不是!」似乎是對自己生命狀態的忿忿不平和委屈:

偉恩事件表面:April恩將仇報,打人,將人家的頭髮扯下來。

內情:偉恩因為不健康的自我形像,察覺到April對他的不屑表情,決定不幫忙反而破壞火雞的完整性(將火雞腿拿走),並且不讓April取回火雞。

而April的人生:他所做的事情從外表看來都是壞事,刺青、同居…以及媽媽說完全想不起他任何好處,都指出他行為的惡劣是多麼讓媽媽失望。內情真的是這樣嗎?從他與巴比的同居來看,April只是想要找一個可以真正愛他、接納他的人。

省思:我們是否都是看到事情的表面?然而,很可能每件事的後面都有另一個故事?我們是否看到的是配偶(孩子)呈現出來的樣貌,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會這樣?


陳秀娟

《非關女孩》英文片名「Pieces of April」,Pieces有一部分、一點、一片的意思,片名所要描述的是所有關於艾波的大小事,如碎片一般的拼湊起來。

就像程老師一開始的時候就說到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塊塊的拼圖一樣,這部電影拼湊起來有關艾波的回憶,就艾波的家人來說,好像都是痛苦的回憶,但盡管如此,父親仍回憶艾波美好的一面,因此父親溫暖的角色觸動了我,他是那樣的讓人感到溫暖,用耐心和愛心去對待他的妻子和兒女。母親回憶艾波過去做錯的種種壞事,這些對父親來說,艾波所做的這些壞事,相信也一定傷了父親的心,但父親願意選擇原諒,也願意選擇相信艾波會有改變的一天。當艾波願意主動邀全家人一起來共進感恩節的聚餐,父親就相信這是艾波改變的一個契機,願意和家人和好的契機,所以父親願意不斷的鼓勵家人成行,即使他的妻子都要放棄了,但他仍不放棄的鼓勵妻子,相信這次一定可以創造美好的回憶,父親所做的努力讓人感動。我也在反省,我若想營造家中和樂的氣氛,我要當一個像父親滿有愛心和耐心的角色,還是要像母親,是一個滿是挑剔的角色呢?

另外一個讓人感到溫暖的角色的是艾波的男友:巴比,他也是用愛的行動來幫助艾波去和她的家人和好,因為他是那麼愛艾波,以至於他慎重的選擇盛裝打扮,並且買了一束花要來迎接艾波的家人。他在試西裝的時候,還說了一個「愛的奇蹟」的事情,這些點滴讓人看到,巴比也是一個滿有愛人。而我是否一個滿有愛的人呢?

最後還有一個讓人感動台詞,就是當一個鄰居聽完艾波的故事,跟艾波說:「我以前也有個很壞的母親,她是個大老千,每天沒事又喜歡抱怨挑剔,但我現在願意不惜一切代價,找機會陪我那壞媽媽。」這讓我想到,不論過去成長過程中,我的父母是溫暖的也好,挑剔也好,無論好壞都是自己的父母,當他們年老髮白,在世日子無多的時候,即使有再多的愛恨,是否仍願意不計任何代價的來陪伴他們呢?

Pieces of…,回顧我們的原生家庭與再生家庭,拼湊起來的記憶是美好還是痛苦?若是痛苦,我們是否願意選擇原諒與和好?願意去修復彼此的關係呢?我相信我們都希望可以修復關係,都希望可以踏上和好的旅程,也許過程是不容易的,有時需要跨越很多的障礙,也希望身邊可以有像父親或像巴比的角色,可以讓和好之旅圓滿達成,即使有淚水,深信這些的淚水都不會是徒然的,因為「一夜雖有哭泣,早晨必要歡呼,」若是美好的,那就更加的珍惜所擁有的這些美好的回憶,也願我們每個家庭都能在未來的日子共創美好的回憶。

標籤: 青少年 親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