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趨勢、文化與人性
大罪潛藏於每天的小惡中——電影《人之子》《人性(本惡)》 陳韻琳
有沒有可能,每天渾然不覺、日積月累的生活惡習,更是首要該被譴責的罪惡?
當愛情質變為嫉妒掌控與佔有——電影《小東尼》 陳韻琳
人與人之間的掌控駕馭與權力慾,被包裝成為「愛」,或者說,是「愛」的質變,這種愛的包裝、愛的質變,可以在周遭的愛情、婚姻、父母子女的親情中
自由世界的世紀末心靈危機——電影《八釐米》 陳韻琳
如果正常人比精神分裂人格異常患者更兇殺、更暴力、更有著變態的色情,卻提不出任何可讓人稍稍同情理解的受創心理成因,如果他犯罪,僅只是因為他想要..
在從屬尊卑掌控佔有中的卑微自由——電影《愛的第七個太陽》 陳韻琳
「愛的太陽」出自太陽神阿波羅追求達芙妮的典故,阿波羅愛達芙妮,但那急切的愛跟征服佔有掌控很難釐清,而達芙妮是個渴望完整自我與自由的女人,她更愛跟阿波羅保持距離。
還有什麼復仇比這更殘忍?——電影《男人的野心》《瑪儂的復仇》 陳韻琳
瑪儂日後的復仇,有一部份是針對全鎮人,正是因為她深深體察了小鎮人儘管並沒有直接犯下罪刑,但絕非無辜。
媒體世界的偽造、偷窺與商業──電影《楚門的世界》 林容瑀
現今我們的生活脫離不了媒體這個媒介,我們很多生活上的資訊,都是媒體告訴我們的,但在這個媒體世代,我們能分辨這些資訊的真偽嗎?在媒體世界哩,什麼是真實呢?
媒體世界的掌控──電影《楚門的世界》 陳盈秀
究竟為何《楚門的世界》這麼一部24小時不間斷且實況播出,紀錄一個人生活的電視影集,能夠吸引世界各地大量的觀眾群,成為史上播映最久、最受歡迎的記錄片呢?
網路時代數位文化的危機與解套——電影《偶然與你相遇》 陳韻琳
人們寧願活在虛擬,實在是因為真實世界是有傷的,迴避面對、承受各種人生的挫折、傷害與苦痛,是逃進虛擬世界的原因。
鏡頭內的性、鏡頭外的真實與謊言——電影《性、謊言、錄影帶》 陳韻琳
性事,是個人非常隱密的私事,若將之拿出來談論,只可能是在極其互信無所不談的私密友伴之間,若在公開場合談論,要不,是男性沙文主義約定俗成下,矜誇吹牛自己性能力的謊言
無所不在的虛擬,難以覓得的真實——電影《正面全裸》 陳韻琳
戲裡戲外,完全是個反諷。戲裡談情、戲外只為性,戲裡真誠相待,戲外是謊言的人生。
【武士、槍客與俠的文化比較】《引言》在電影中的文化相遇 陳韻琳
日本武士道文化好嗎?不好嗎?西方文化好嗎?不好嗎?而我們的呢?文化的核心、文化的根神髓是什麼?文化能被更新嗎?又是怎樣的力量可以搖撼文化的核心、文化的根呢?
日本觀點中的末代武士——電影《黃昏清兵衛》 陳韻琳
「黃昏」本身就有多重含意,包括妻子肺癆每逢黃昏就發燒、井口清兵衛每逢黃昏就得趕回家照顧家人不能跟其他朋友應酬、以及武士命運的即將終結。
美國觀點的末代武士——電影《末代武士》 陳韻琳
末代武士是探討每一個文化面對現代化過程中都會出現的傳統與現代之爭,要如勝元送給歐格仁那把劍上所說的,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武士」,談何容易?至少黑澤民的電影就完全否認
隱逸出世的俠文化——電影《雙旗鎮刀客》 陳韻琳
在華人文化系統中,「俠」,即或關連於「義」,也是現實世界之外另外一種天地,一如大觀園成為賈府之鏡,俠成為官場儒士之鏡,它是離軌文化、隱逸系統、逍遙境界。
美國與日本的文化比較——電影《七武士》與《豪勇七蛟龍》 陳韻琳
日本國際級導演黑澤民非常擅長處理武士精神這個主題。不過,他電影中的武士,時代比之《末代武士》是更往前推了一些,他企圖探討日本戰國時代的亂世,武士精神的何去何從的困境。
黑澤民與尚雷諾的電影《低下層》 陳韻琳
至少有兩個國際級大導演改編了高爾基的小說《低下層》,這兩個大導演分別為法國的尚雷諾與日本黑澤民。有趣的是,儘管他們採用了高爾基的原創,但當他們將故事入鏡,卻延續著他們
美國硬漢的形塑——從《戰地鐘聲》到《老人與海》的海明威 陳若漪、蘇友瑞
就像所有海式的作品一樣,其吸引人之處正是兩種不同力量彼此相抗衡之下產生的張力,生死之間、輸贏之間、幻滅和永恆之間。
從失落的二0到沈默的五0 ——文學作品《老人與海》與《麥田捕手》 陳韻琳
海明威的作品,是在總結二十世紀上半期,沙林傑,則是開啟二十世紀下半期。
沈默的五0年代之一 —— 文學作品《麥田捕手》賞析 陳韻琳
荷頓在意識上自詡為一個拯救下一代的人,他在麥田中作一名捕手,幫助每一個鄰近懸崖邊緣的孩子。懸崖成為一種象徵,是精神存亡的關鍵抉擇點。
沈默的五0年代之二——電影《畢業生》 陳韻琳
美國經典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Mike Nichols於1967年執導)這部電影,充分反應著六零年代即將爆發的大反叛的前夕,也就是「沈默的五零年代」的尾端,並預告了六零年代的大反叛。
| 第一頁 | 1 | 2 | 下一頁 | 最終頁 | 共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