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分享、記事與公告
作為最多元敘事詮釋的藝術故事 2024-08-21
開始發想並致力於「為成人說故事」以來,我已經寫了兩本跟「說故事」有關的書,分別是《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破碎、療癒與希望》,又寫了兩本跟藝術有關的書,分別是《從天堂到人間》、《神聖的遺忘》。這各自的兩本,看似彼此不相干,但等如今這本《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出版,我已經勾勒出發想並致力於「為成人說故事」以來,我的書寫拼圖的全貌。

《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破碎療癒與希望》與《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是我的「故事三部曲」,它背後想要傳達的理念,在仁昌兄的序中,說明得非常清楚。仁昌兄可謂是我的知音,遠在「為成人說故事」尚未發想之前,我就與仁昌兄時不時「喝茶論劍」─談我們對文化使命的負擔與願景。三十年來仁昌兄與我各自走在自己的領域,彼此鼓勵打氣,如今他至少已出了兩本非常大部頭、絕對值得珍藏的經濟倫理學術書,而我也將「為成人說故事」帶出一個團隊,可以退居幕後全心培訓。

另兩本藝術書《從天堂到人間》、《神聖的遺忘》,書寫了從文藝復興到二十世紀初,以繪畫藝術為主的藝術家們,如何以藝術面對身處時代的變局,並跟自己的存在處境對話;而現在出的這本《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跟前述兩本,完成了我計畫書寫的「藝術三部曲」。最後一本藝術故事書,補述了二十世紀美學典範大移轉後的藝術多元面貌,各個藝術家們透過藝術多層表述,讓觀者跟藝術作品、藝術家抑或跟時代、跟自己進行深度對話。所以在這本書中所蒐集的藝術類別,跨出繪畫藝術的界線,有文學、藝術、戲劇、電影、攝影、音樂,我將它們分成「自我覺察、洞見人生」、「發現時代、尋找原鄉」、「觸碰傷痕、昇華困境」、「善惡戰場、渴望救贖」四大方向。

在這裡我要特別談談關於藝術故事敘事的「觸碰傷痕、昇華困境」角色。一如由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主演的電影《別問我是誰》(Who You Think I Am),透過網路虛擬類戲劇的淺層角色扮演,再以文學書寫帶出深層潛意識的自我揭露,最後得以跟專業的心理諮商連結,讓藝術的多層表述跟敘事治療、諮商輔導密切配合,療癒了女主角破碎的心靈,帶出希望與新生。

這正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多元的敘事,它可以幾番轉折迂迴層層轉進地,溫柔地將最深的、無法言說的種種,在藝術敘事中被看見、被傾聽、被陪伴、被理解、被撫慰,並以新的詮釋,整合進自己的生命中,再創造新的生命故事。所以在所有的故事中,藝術故事的多層表述,是最能帶出新詮釋、新觀點,與不同的角度的。

當然,透過藝術,將隱藏的內在自我從浮現、到覺察、到被撫慰療癒、到開展新故事,這一段充滿掙扎的心靈之旅,作為創作者的藝術家,更是如此。所以藝術家的心靈世界,總是滿滿地有很多心靈交戰,直至浴火重生。這樣的故事,尤其深刻,述說這些故事,常讓我內心澎湃不已。

在最後也特別謝謝道維兄為我寫的序,道維兄在AI成為顯學後,一直孜孜念念提醒我,在AI時代,作為一個書寫者、創作者,會面臨劇烈的挑戰。我一直謹記於心,也跟自己說,在完成了「故事三部曲」與「藝術三部曲」之後,萬一日後我仍有書寫,期待自己是站在AI 大時代的願景下書寫,得以呈現跟此時的三部曲截然不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