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分享、記事與公告
透過說故事給予閱聽者一股實踐的力量(作者:葉仁昌) 2024-08-21
葉仁昌 國立台北大學思想史退休教授

在二○一三年的時候,我就曾為韻琳的《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寫過一篇推薦序。那是她的第一本從電影取材來為成人說故事的著作。當時我就已經頗有驚艷之感!她竟然能從浩瀚的電影世界中,挑選並淬鍊出那麼多篇與信仰有關的深度故事;而且範圍廣及聖與俗、律法與恩典、愛與饒恕、正義倫理、苦難與死亡、神蹟與基督。此一突破之舉、開創之規模,誠屬難得可貴。至少我在華人的教會圈子裡,沒發現有其他人如此既深又廣地來整合信仰與電影。

二○一六年,韻琳再接再厲,出版了從電影取材來為成人說故事的第二本力作:《破碎、療癒與希望:22個國際名導演的得獎電影》。這本書所探討的內容,不像之前的那麼聚焦於信仰,但依舊是既深又廣地觸及人生的許多核心課題,包括生命故事與人生美學、關係的破碎與和解、老年的憂傷與希望,以及死別的傷痛與療癒。韻琳的此一力作再度令我驚艷!一來是她對於電影的挑選,眼光確實已經能與國際獎項同步。二來,無論是對電影的解讀或說故事的能力,她都更加地精準、越發地洗鍊。

如今,二○二四年,韻琳竟又持續不懈地端出了厚厚的第三本:《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涵蓋了更多樣的藝術類別,除了電影,還擴及文學、藝術、戲劇、攝影和音樂等不同的形式。至於內容,韻琳提出了二十九個與藝術有關的課題,並以此為寫作框架。它們又被區分為四大方向:自我覺察、洞見人生;發現時代、尋找原鄉;觸碰傷痕、昇華困境;以及善惡戰場、渴望救贖。但這些框架和方向,毋寧只是全書的表面結構,它們真正指涉的,是經由藝術來尋找自我、探索原鄉,並浮現傷痛、經歷療癒和救贖的一整個美學之旅。
縱觀前後這三本大作,韻琳一次次從不同的電影碰觸不同的主題,也一次次呈現出不同的探索、開創和突破。而從電影的篩選、資料的蒐集到故事的鋪陳,這絕對是極其繁瑣又艱鉅的工程。其中的耗神和費時費力,韻琳就曾經形容,自己「彷彿置身叢林中」,一棵一棵地在「尋找那些最富歲月刻痕的大樹」。我猜想,這中間最辛苦和困難的,恐怕不只是必須千挑百選,還在於如何去理解和詮釋那些大樹之所以「最富歲月刻痕」的意義。

很顯然地,從事這一切所需要的,不僅是時間、精神和體力,更是獨到的眼光、精準的解讀和鋪陳故事的優異能力。當然,還要有對呼召和使命感的堅定執著。韻琳如此長期地投入和耕耘,讓我萬分佩服,其成果也一次次令我驚艷。我實在想不出來,在華人世界中對電影內容的解讀和闡述,還有誰曾締造出如此豐碩的突破性成果?

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韻琳在寫作時所採取的獨特視角。她明白拒絕了讓自己作一個電影的評論者,而是選擇成為一個說故事的(storyteller)。這又是一次可貴的突破和開創,也凸顯了她此一系列作品與眾不同的特色。事實上,從寫小說開始,韻琳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而每一部電影也幾乎少有例外地就是在說一個故事。因此,選擇作一個說故事的人,無疑是韻琳最擅長也最適合的視角。

倘若她選擇作一個影評人,就必須客觀和超然,並因此將自己從電影的情節和角色中抽離出來,理性而情感中立地思考。但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她卻必須移情和融入故事的情節和角色,想像和體會在其中的真實感受以及該如何因應。用韻琳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自己丟進故事的情境中,成為某個主角、配角。或者化身成為路人甲,參與著一個故事的起承轉合,再丟出一些反思的問題給自己。」

從這幾句話,我不得不再次佩服韻琳,因為這正是「存在現象學」所一再主張的視角。對於理解和詮釋,評論者總是將自己當作一個觀察者或思考者,因而往往只是自得其樂地,悠遊於概念世界(concept world)之中來思辯和論證(what I think)。但說故事的人呢?卻選擇進入實存的生活世界(life world),去扮演一個以真實經歷和體驗(what I live through)投入其中的演員或行動者。

我身為一個學術圈人,幾十年來的選擇,都是在追求作一個客觀超然的評論者。但我卻深知,說故事的那種真實又鮮活的力量。因為它是在詮釋者與被詮釋者之間一種「we-relation」的產物;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對詮釋者而言都不是疏離的「他者」。這樣的詮釋方式,因此可以更觸摸到故事中人物在心靈深處的堅持和掙扎,也更能理解當物換星移、歲月流逝,情節和角色何以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和轉折。說故事的人所扮演的角色,從來不是提供客觀超然的情節和角色分析,而是透過自己對情節和角色的感同身受,去感染閱聽者發展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感同身受。

相對於許多追求客觀超然的影評,我必須說,韻琳所選擇的這樣一個視角,已經為電影的解讀另闢了一條可以看到遠方亮光的新徑。不只是說故事這樣的視角,我還要給予韻琳高度肯定的是,她一系列為成人說故事的努力和成果,已經為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她所出版的這三本書,絕非只是有所突破和創新的世俗文藝作品而已,它們還承載著讓文化被醫治和更新的信仰使命。

早在宗教改革時期,就已經從教會解放出濃厚的入世精神。到了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新加爾文主義(neo-Calvinism)更楬櫫了文化使命的呼召。他們將「文化」視為被賦予上帝形象的人與其他受造物之間一切交會互動的結果。而當每一個領域的活動,都以體現出上帝的形象為目的,就會綻放出榮耀上帝的文化。衡量和評價某一個文化是不是美好,關鍵就在這裡。所以,凱柏(Abraham Kuyper)這位新加爾文主義的創始者,極力鼓吹要從科學、生態、政治、經濟、文學和藝術各個領域,去構築可以體現出上帝形象的基督徒世界觀。

不過很遺憾,許多教會只關心福音使命,忽略文化使命。基督徒個人投身於此呼召的,往往也只有零星的努力和篇章。但韻琳卻在這樣孤單的大環境中,持續不懈地一步步走來,並以精準的策略和團隊形式樹立了一個成功的榜樣。她的策略主軸就是從文學中說故事、從電影中說故事、從藝術作品和藝術家說故事。二十七年來,韻琳培訓了將近十五位說故事的師資;還有許許多多的課程、演講和影音材料。她所出版的前述三本大作,正就是文化使命在實踐上最具體而豐碩的成果。

熟悉藝術的朋友應該會知道,不少人對某些藝術的理解和詮釋,可能是負面、黑暗、虛無和頹廢的,以致丟失了人性中上帝形象的榮美。但韻琳卻始終旗幟鮮明地,要在每一個所說的故事中呈現出人生美學、心靈美學。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透過說故事給予閱聽者「一股實踐的力量」,能「在破碎之處給出療癒、在幻滅之處給出希望、在毀壞之處給出和解。」很明顯地,韻琳的初心和用心,就是要透過對藝術的理解和詮釋,讓閱聽者的生命被醫治和更新,以體現出上帝形象的榮美。

而又為什麼要選擇藝術來實踐這樣的文化使命呢?因為相對於其他的文化形式,藝術存在著一種本質特色,它可以將人最深的恐懼、絕望、羞恥和痛苦「浮到表層,讓它們可以被看見、被傾聽、被陪伴、被理解、被撫慰。」而此時,若能以新的理解和詮釋來看待它們,並整合於生命之中,就能「再創造新的生命故事」。

韻琳這樣的體認,確實開啟了我的眼界。原來,真正的人生美學,不僅可以讓人鑑賞和品味,還可以讓生命被醫治和更新。而藝術中的美,不僅可以經由直覺來捕捉和獲取,還可以透過說故事的人來重新理解和詮釋。你相信嗎?好好閱讀韻琳的這三本大作,你就知道我講得對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