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小憩 > 影像先知的心靈世界











【奇士勞斯基】 綜論: 奇士勞斯基語粹
劉鎮歐整理
我拍過的電影,從第一部到最近的一部,每一部都在講一群找不到自己方向、不曉得該如何生活、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人--一些迫切在尋找的人們,他們企圖尋找一些最基本的答




【奇士勞斯基】 綜論:與法國革命精神的對話
劉鎮歐
「自由、平等、博愛」這三個名詞的現代功能是什麼?讓我們針對人性化、隱私和個人的層面,而非哲學、更非政治或社會的層面來討論。西方世界已將這三種觀念在政治和社會層面上付諸

























【奇士勞斯基】我們真的對他人無能為力?——《紅色情深》導覽
sbf
我們要如何超越過去的負面經驗,真正的饒恕人?真正的被饒恕?我們又要從何尋得勇氣,向著我們明知很可能傷害我們的人,依然有真心、有熱愛?







【塔可夫斯基】承負苦罪的藝術家使命——《安德烈‧魯布列夫》
陳韻琳
塔可夫斯基用戰爭作為苦難議題最沈重的象徵,透過安德烈‧魯布列夫這個藝術家修士入世受苦的心路歷程,從以沈默贖罪、不再作畫向上帝抗議,最終回到上帝面前,為上帝而畫,作為塔




柏格曼與塔可夫斯基的中期電影——《野草莓》與《鏡子》
陳韻琳
柏格曼和塔可夫斯基中期作品主題的驚人的相似性,實在是叫人很驚奇的。不過,他們的電影語彙已經很明顯的走向不一樣的形式,面對童年創傷,態度也很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