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 標籤 > 社會
戰場上的聖誕節——電影《近距交戰》 陳韻琳
這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發生,其首要關鍵是各國的軍官與士兵都累了、都想家了、也對這場戰事的意義徹底質疑了,因此,在聖誕夜,他們尤其渴望跟親人團聚
自由世界的世紀末心靈危機——電影《八釐米》 陳韻琳
如果正常人比精神分裂人格異常患者更兇殺、更暴力、更有著變態的色情,卻提不出任何可讓人稍稍同情理解的受創心理成因,如果他犯罪,僅只是因為他想要..
無所不在的虛擬,難以覓得的真實——電影《正面全裸》 陳韻琳
戲裡戲外,完全是個反諷。戲裡談情、戲外只為性,戲裡真誠相待,戲外是謊言的人生。
日本觀點中的末代武士——電影《黃昏清兵衛》 陳韻琳
「黃昏」本身就有多重含意,包括妻子肺癆每逢黃昏就發燒、井口清兵衛每逢黃昏就得趕回家照顧家人不能跟其他朋友應酬、以及武士命運的即將終結。
美國觀點的末代武士——電影《末代武士》 陳韻琳
末代武士是探討每一個文化面對現代化過程中都會出現的傳統與現代之爭,要如勝元送給歐格仁那把劍上所說的,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武士」,談何容易?至少黑澤民的電影就完全否認
隱逸出世的俠文化——電影《雙旗鎮刀客》 陳韻琳
在華人文化系統中,「俠」,即或關連於「義」,也是現實世界之外另外一種天地,一如大觀園成為賈府之鏡,俠成為官場儒士之鏡,它是離軌文化、隱逸系統、逍遙境界。
美國與日本的文化比較——電影《七武士》與《豪勇七蛟龍》 陳韻琳
日本國際級導演黑澤民非常擅長處理武士精神這個主題。不過,他電影中的武士,時代比之《末代武士》是更往前推了一些,他企圖探討日本戰國時代的亂世,武士精神的何去何從的困境。
黑澤民與尚雷諾的電影《低下層》 陳韻琳
至少有兩個國際級大導演改編了高爾基的小說《低下層》,這兩個大導演分別為法國的尚雷諾與日本黑澤民。有趣的是,儘管他們採用了高爾基的原創,但當他們將故事入鏡,卻延續著他們
美國硬漢的形塑——從《戰地鐘聲》到《老人與海》的海明威 陳若漪、蘇友瑞
就像所有海式的作品一樣,其吸引人之處正是兩種不同力量彼此相抗衡之下產生的張力,生死之間、輸贏之間、幻滅和永恆之間。
從失落的二0到沈默的五0 ——文學作品《老人與海》與《麥田捕手》 陳韻琳
海明威的作品,是在總結二十世紀上半期,沙林傑,則是開啟二十世紀下半期。
沈默的五0年代之一 —— 文學作品《麥田捕手》賞析 陳韻琳
荷頓在意識上自詡為一個拯救下一代的人,他在麥田中作一名捕手,幫助每一個鄰近懸崖邊緣的孩子。懸崖成為一種象徵,是精神存亡的關鍵抉擇點。
沈默的五0年代之二——電影《畢業生》 陳韻琳
美國經典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Mike Nichols於1967年執導)這部電影,充分反應著六零年代即將爆發的大反叛的前夕,也就是「沈默的五零年代」的尾端,並預告了六零年代的大反叛。
被裁員的中年男人——電影《時間失序》 陳韻琳
「Time out」既有著被判出局的含意,也暗示著被裁員後那神秘的三個月,跟之前之後人生時間軌跡徹底脫軌的心境。
失業的男人與他的妻子——電影《時間失序》 張慧蓀
當男人面臨中年危機,他對工作的熱情不再,如果一家人經濟問題又都落在他的身上,他會做什麼樣的選擇?他可以向誰求助?
掙脫不了的失業困境——電影《雨石》 陳韻琳
有一類型的人,是沒有「抓狂」的權利的,他們每天努力的,不是「保住」一份工作,而是「找到」一份工作。
暗無天日的礦工代價 ——電影《舞動人生》《瑪格麗特的博物館》 陳韻琳
礦業因為是在地底下,其開採多半都是得付出健康甚至是性命的代價,會選擇作礦工,也無非是窮、無技能下,不得不然的一種選擇,而且往往惡性循環的代代相傳。
超越工作難題的人生關鍵——電影《折翼天使》 陳韻琳
對人生的倦怠厭煩,絕非薄薪低階工作才會發生,任何工作都有可能發生,甚至不工作也一樣會發生。
中年失業的懸吊人生——電影《起重機的世界》、《陽光下的星期一》 陳韻琳
任誰都很難避免突然間晴天霹靂風雲變色,發現自己或親密家人的人生是懸浮於半空中,前途未卜、心境茫然。
因失業激出的精神疾病——電影《職場殺手》 陳韻琳
透過這種精神官能症的過程,導演讓觀眾知道失業造成的家庭問題、個人生命的災難,實在無法僅只用失業率數據這幾個數字涵蓋。
是誰的理想,是誰的代價?——電影《麵包與玫瑰》 陳韻琳
儘管美國這些有理想的青年為這些活在暗處的移民勞工爭取人道,但這勞工運動恰像玫瑰,美麗於美國人前、卻以其尖刺刺傷了外籍勞工。
| 第一頁 | 前一頁 | 1 | 2 | 3 | 4 | 下一頁 | 最終頁 | 共4頁 |